▲產業分析:重建+BDI上漲題材,散裝族群慧洋、裕民、正德等股價創波段高

【財訊快報/記者劉居全報導】俄烏戰爭出現停戰希望,市場想像將迎來重建需求題材,而「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」(BDI)近一個月來漲逾33%,近一周漲逾23%,激勵散裝族群今(24)日包含慧洋-KY(2637)、裕民(2606)、正德(2641)、四維航(5608)、新興(2605)、台航(2617)、中航(2612)等7檔盤中股價走揚,全部都創波段新高,其中慧洋-KY、四維航及裕民等盤中股價更一度強攻漲停。
隨著市場想像重建題材,先前碼頭受破壞等因素,初期受惠將以中小型船舶業者為主,包含慧洋-KY、正德、四維航等業者將是首波受惠者;而裕民則將受惠海岬型指數反彈,而散裝業者去(2024)年獲利也將交出不錯的成績,可望具有殖利率題材保護。
慧洋-KY 2025年1月合併營收12.54億元,自結1月營業利益1.28億元,稅前盈餘為1,289萬元,每股稅前盈餘為0.02元。慧洋-KY指出,1月份適逢農曆春節淡季,散裝各型船舶運價持續走低,同時美國新政府上任後,其祭出關稅政策使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大幅增加,各國忙於因應的同時,也影響民間投資及經濟合作,因此提高市場觀望氛圍;而烏俄、紅海一帶等區域衝突是否有機會停戰並進入戰後重建階段,帶動原物料需求成長,會是影響運價的關鍵。
慧洋-KY今年積極處分老舊或非節能船舶,目標為5-10艘,其中1月已處分1艘船齡超過20年之舊船,認列處分利益約30萬美元;此外,今年有兩艘節能新船提前於第四季交付,目前新造船訂單為13艘,未來將持續訂造節能新船以因應環保法規,強化集團營運競爭力。而慧洋-KY 2024自結全年每股稅前獲利達8.12元。
正德去(2024)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2.1億元,年增28.48%,創下同期最佳,營業毛利5.66億元,年增29.63%,稅後淨利4.57億元,年增67.40%,每股盈餘(EPS)1.51元。儘管尚未公布去年第四季獲利,不過法人預估去年每股盈餘可望在2元上下。
正德於去年4月董事會決議再訂造4艘6.35萬噸輕便極限型(Supramax)散裝船,今(2025)年就能開始交船,每一季會交一艘,且已原則洽妥國際航商長期租約,有利今年業績將逐季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