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 A+

《交通》交通三箭齊發 滬尾塞車有解

時報新聞   2024/12/02 08:55

【時報-台北電】新北市淡海新市鎮近年蓬勃發展,外地人口不斷遷入,淡水區人口數突破20萬大關。過去淡水交通最為人詬病,通往台北市的道路僅台2線,尖峰、假日或發生交通事故時,車陣綿延數公里。隨著「交通三箭」即將陸續完工,可望大幅紓解交通瓶頸,以及配合淡海新市鎮二期及淡海科技城開發,淡水區將成為北台灣最亮眼的行政區。

 為紓解分散進出淡水的車潮,淡江大橋、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計畫「交通三箭」正如火如荼進行,3大交通建設利多,預計未來將提升淡水交通便利性。

 交通局說明,淡江大橋位於淡水河口,起點為台61甲線,終點位於沙崙路1段,沿臨港大道、北堤濕地邊界跨淡水河後沿沙崙路,全長約6公里,橋面配置雙向4線道,並預留八里輕軌共構空間,預計2025年完工。

 淡江大橋通車後,可銜接台64及台61,形成快速道路系統,並紓解台2線竹圍路段17%及關渡大橋30%交通量。未來往來淡水與八里不需再繞行關渡大橋,縮短15公里路程,尖峰時段更可節省25分鐘。

 淡水、北海岸地區聯外運輸效能不彰,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生活機能及緊急救難、就醫,淡北道路計畫提出迄今逾28年,因此有「救命道路」之稱。工務局指出,淡北道路全長共5.45公里,2024年1月開工,預計2029年完工通車,預期能使台2線從淡水到北市的時間從15分鐘以上大幅縮短至約7分鐘 ,紓解竹圍路廊交通壅塞。

 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一期2020年11月15日通車營運,藍海線第二期修正計畫交通部審查通過,原規畫行經淡水老街,後聽取地方意見調整路線沿淡水河岸行駛,全長3.32公里,設有6座車站,預計行政院核定後5年完工。捷運局說,通車後提升觀光便利性及可及性,銜接八里輕軌,打造淡水八里一日觀光廊帶。

 淡水區未來還有淡海新市鎮二期及淡海科學城開發,可帶動整個淡海地區的發展,加上3項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完工,北海岸地區成為新北新興發展重心,淡水將成為北台灣最亮眼的行政區。(新聞來源:中國時報─高鈞麟/新北報導)

注目焦點

推薦排行

點閱排行

你的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