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 A+

《社會》心血管疾病預防 喚起大眾關注

時報新聞   2025/02/21 08:12

【時報-台北電】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長期關注心血管健康議題,於20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「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」講座,特別邀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羅皓允、板橋中興醫院總院長劉炳中、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洪晨昕,分享AI精準醫療、中醫保健、心血管疾病預防等,台下觀眾反應熱烈。

 《中國時報》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表示,今年預防醫學健康講座邁入第三屆,一路走來,也觀察到不少民眾相當重視健康議題,盼望來到現場的民眾,透過3場精彩的醫學專題講座,能夠獲得滿滿的衛教及專業知識,讓心血管疾病能夠防範未然。

 羅皓允指出,心房顫動在台灣盛行率逐年上升,且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,預估2050年盛行率將上升至4%;一般民眾較少接觸到心房顫動議題,希望藉由講座分享,喚起大眾的關注。

 羅皓允說,心房顫動症狀包含心悸、心跳不規則等,若疏於治療將造成心臟衰竭及增加中風風險。而近年隨著電燒治療的進步,心房顫動矯正越來越受到重視,其中,電燒治療可以改善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病人的預後,此外,預防中風也是心房顫動疾病治療中重要的環節,而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大幅提升了用藥的安全性。然而,對於不適合使用藥物的病人,則可以考慮接受手術,例如「左心耳封堵術」。

 2015年精準醫療概念逐漸為人討論,全球生醫的精準診斷、治療便快速發展進行,其中基因檢測、質譜分析、再生醫療及AI影像分析的應用,也成為產業關注的熱點。劉炳中說,透過早期精準篩檢,不僅能夠及早發現問題治療,亦能大幅降低發生率與死亡率;以心血管疾病為例,早期發現存活率可達80%以上,晚期發現恐降至20%,甚至一個意外產生就可能猝死。

 劉炳中進一步指出,透過電腦斷層結合最新AI影像技術,可有效降低80%輻射劑量,並大幅減少85%影像雜訊,讓影像更清晰、診斷更清楚,透過AI自動偵測結節,亦能夠精準辨別肺癌病灶。

 洪晨昕則以中醫的角度分享,冬季寒流來襲,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升高,除基本保健外,亦可透過中藥輔助調理,促進心血管健康,其中,丹蔘、鬱金、薑黃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、改善微循環、降低血脂與增強心臟功能的作用,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。

 洪晨昕在現場教學並示範手掌的穴位,包含少府穴、大陵穴、內關穴等按摩技巧,她指出,「少海穴」位於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,可寧心安神、緩解心悸,是心經中的關鍵穴位,適時按壓,有助於舒緩心臟負擔,維持循環穩定。(新聞來源:中國時報─陳瑀倫/台北報導)

注目焦點

推薦排行

點閱排行

你的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