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盤前掃瞄-基本面》台積助攻蘋果M5晶片;機器人帶旺精密機械業績
【時報-台北電】基本面:
1.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.826元兌一美元收市,升值1.2分,成交值為8.6億美元。新台幣開年以來四個交易日,先連貶二天後,出現連二升,但6日收盤價仍較農曆年前的32.682元貶值1.44角,匯銀主管預期,強勢美元支撐力仍在,新台幣上半年應是易貶難升格局居多。
2.集中市場6日融資增為3059.35億元,融券增為332376張。
3.集中市場6日總體自營商買超16.71億元,投信買超27.86億元,外資買超28.96億元。
4.資金湧進債市避險,美債殖利率於近日回落,多檔債券ETF價格大幅上揚收復失土,資本利得方面,今年來紛紛轉為正報酬,接下來43檔債券ETF下周開始接力除息,整體受益人數高達121萬人,部分投資人在資本利得與息收方面雙雙笑納。
5.壽險業去年底面對南韓戒嚴黑天鵝,韓元12月重貶5.4%,新台幣雖貶值,但直接衝擊壽險利用雜幣替代避險的操作,加上美股震盪未能積極實現資本利得,21家壽險中有16家虧損,整體壽險稅前虧損108億元,壽險業者表示,韓元是一次性的政治事件,今年1月已恢復正常,面對川普2.0,部分壽險開始調降一籃子替代避險的比重。
6.台積電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的布局再下一城,根據供應鏈消息,蘋果正式啟動新一代M5系列晶片的量產,核心技術正是台積電的第三代3奈米製程N3P與創新的SoIC-MH先進封裝技術。法人指出,台積電3奈米產能利用率供不應求,再加上2奈米製程下半年量產,2025年營收展望樂觀。
7.機器人產業夯,上銀、大銀、直得、全球傳動、鈞興-KY及台灣精銳等六家精密機械業者,先後投入開發機器人或相關零組件,六家公司均訂出今年機器人相關營收占比較2024年提升,公司營收、獲利勝過去年的營運目標;其中上銀雖遇1月農曆春節長假、工作天數較短,但受惠於半導體產業訂單及出貨明顯提升,1月合併營收19億餘元,逆勢年增5.52%。
8.利延燒一個月的洛杉磯大火終於獲得控制,重建行動也陸續展開,據統計有超過1.6萬棟建物需要重建,為台灣鋼鐵產業 廠商帶來商機。業者表示,包括鍍鋅、烤漆鋼材、建築螺絲等用量都將增加。
9.美商鄧白氏6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《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》(BOI)結果,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為141,較上一季(2024Q4)下跌約1成,仍高於去年的前三季,造成樂觀指數下跌。的原因,來自新增訂單量和銷售價格兩項,指數分別下滑32%和27%。
10.穎崴、雍智營運正向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及雍智公布1月營收,在AI需求帶動下,穎崴創歷史次高水準,雍智雖因季節性因素低於上月,但年增19.35%,寫同期新高,顯示AI及HPC等需求仍維持強勁,加上新產能助攻,今年測試介面廠全年營運仍將維持正向。
11.覆晶基板三雄景碩(3189)、臻鼎-KY(4958)和南電(8046)1月營收,三家業績皆呈現年增走勢,其中,臻鼎-KY單月營收更創下歷史同期新高。
12.驅動IC元月營收揭曉,聯詠(3034)在淡季效應影響下,呈年、月雙減;天鈺(4961)則呈現月減、年增。法人看好驅動IC市況改善,在終端庫存水位已低、報價趨穩情況下,有利相關業者今年營運表現。聯詠今年有望於韓系品牌市占率提升、緊接而來美系業者折疊機推出,驅動IC用量有望倍數成長;天鈺估多項新品蓄勢待發,添今年營運成長動能。
13.受惠於客戶提前拉貨潮,被動元件廠元月營收漂亮,通路商日電貿(3090)罕見在元月寫營收歷史新高,以14.21億元攻頂,月增幅達58.9%;國巨(2327)元月營收也重返百億,寫同期營收新高。
14.散熱雙雄奇鋐(3017)及雙鴻(3324)6日同步公告營收,1月營收68.01億元,年增19.83%,月增2.56%;雙鴻1月合併營收13.73億元,年增7.48%,月增0.96%,雙雙繳出年增、月增「雙增」的佳績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、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