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資買入A股創近九年來單週最高,滬指週線急彈2.75%為22週來最旺
美國部分議員提出一項新法案,禁止包括藥明生物(2269.HK)及藥明康得(2359.HK)等生物技術公司取得聯邦期約,擔心會構成國家安全風險,引發中港股市26日急震,美中兩國相互角力,中企股力圖反彈的鍋蓋難除。
不過,市場人士提到,在A股三大股指在19日當週觸及五年低點後,大盤短線有回穩的跡象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一直站在賣方的外資有逐漸撈底現象出現,並喊出下調空間有限的論調。不過,A股想要出現大轉變,仍需看投資人信心的修補,否則短線反彈或只曇花一現。
26日收盤時,滬指漲0.14%,報2910.22點,日高和日低各在2924.31點和2890.48點,前三個交易日急漲5.36%。其中,25日收盤急漲85.34點或3.03%,創下2022年3月16日大漲3.48%以來單日最大漲幅。連續三週重挫4.87%後,急彈2.75%為去年7月28日當週大漲3.42%以來單週最大漲幅。
美國銀行全球研究(BofA Global Research)26日發布報告顯示,截至24日止的一週內,投資人向中國股票基金投入近120億美元,創下2015年以來的單週最高紀錄,也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流入量,這對遭受重創的中國股市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
美銀援引EPFR的數據顯示,截至24日的一週內,股票基金流入176億美元,債券基金流入142億美元。新興市場股票創下單週流入121億美元的紀錄。
另一方面,向來立場偏空的外資態度也有所轉變;其中,美銀證券中國研究部聯席主管兼首席中國策略師吳旖認為,中資股估值進一步下跌空間已經有限,但坦言中資股獲利仍存在下調風險,因中國經濟料呈「L型」復甦,成長具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