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經濟》對接川普2.0 工商會籲組國家隊

【時報-台北電】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祭關稅政策,尤其擬對晶片課徵25%關稅,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,政府應該成立「國家隊」與美溝通,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,才有機會談到好條件,搶得先機去擴大市場。對於台美貿易逆差,他贊成多赴美投資,金融業也可以跟著過去。
吳東亮指出,展望2025年,台灣晶片在先進製造技術全球供應鏈中,占舉足輕重的地位,發展前景依然看好。但是政經情勢受到美國新政府、AI新科技的發展,世界秩序重整與資源重分配,讓企業不免憂心忡忡。賴清德總統日前也提出「全球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」,讓Team Taiwan重回舞台中心。
儘管川普上任以來,市場認為充滿不確定性和變數,吳東亮表示,就要看台灣如何和川普政府打交道。如果組成國家隊與川普政府團隊溝通,就有機會談到好條件,進而輔導企業。現在民間公協會已經開始動作,以電電公會來說就已在美設立戰情中心、以團隊的方式與德州建立關係,並有7家廠商要擴大投資德州。
吳東亮表示,川普新政不只對台灣,對世界影響很大,台灣應對方法其實是充裕的,其實早在30年前台灣對美國就已存在貿易順差問題,可以有很多方法解決,包含多買美國的產品、多赴美投資,或者分散市場如東南亞、歐洲,就看台灣政府和企業要怎麼做。
他進一步說,在高科技這一塊,台灣與南韓競爭,但是川普屢屢點名台灣,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委屈,惟從積極的角度去想,危機就是轉機,台灣可化被動為主動去投資,反而可搶得先機、擴大在美的市場。至於金融業是最了解產業,若產業、企業赴美投資,金融業也會跟著他們腳步過去。
中美貿易戰中,中國大陸發展出DeepSeek,吳東亮個人認為,大陸人還是很聰明,可以發展出來,對台灣而言是「短空長多」,短期對於美國主導供應鏈廠商會有影響,但台灣產業是提供晶片、AI硬體為主,市場可以做大,晶片需求也會提高,對台灣而言不會是壞事。(新聞來源:中國時報─吳靜君/台北報導)